
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量对比是指利用景物在大小、粗细、高低等方面的实际尺寸差异,通过相互衬托来突出各自的特点,增强景观的艺术效果。
这种对比关系不仅存在于植物之间,如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的对比,也存在于建筑物与植物、建筑与空间之间。例如,大型公共建筑物适宜配置高大乔木,而小型庭院则应选择体量较小的小乔木,以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。此外,体量对比还可以用于强调主景,如把主景安置在中轴线上或轴线之交汇处,从属景物置于轴线之两侧副轴线上,通过体量的差异来突出主景的地位。
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体量对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:

利用不同物体的大小对比:在园林中,大园通常显得气势开敞、通透、深远、磅礴,而小园则显得封闭、亲切、纤巧、曲折。通过在大园中套小园,互相衬托,可以使得较小体量的景物更加亲切,而大体量的景物更加突出。例如,颐和园的佛香阁体量很大,而阁周围的廊体量都较小,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运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对比:在园林中立面、形体、空间的处理中,常常运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对比来丰富园林景物的形象。例如,把高耸的山体与横向的水面互相配合,或者在水平的湖面岸边配以高直的乔木,都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。
空间的收放与开合对比:在园林绿地中 ,可以利用空间的收放与开合,形成敞景与聚景的对比。这种对比可以增加空间的对比感、层次感,使景观效果更加突出。例如,颐和园中苏州河的河道随万寿山后山山脚曲折蜿蜒,河道时窄时宽,两岸古树参天,形成空间时开时合、时收时放的对比效果。
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对比:在园林建筑中,严整规则的建筑物与形态万千的自然景物之间包含着形、色、质感种种对比因素。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构图重点,获得优美的景观效果。例如,用建筑物围合的庭院空间环境中,池沼、山石、树丛、花木等自然景物可以成为赏景的兴趣中心,而建筑物则成为烘托自然景物的屏壁。
在园林设计中,巧妙地利用体量对比关系可以取得多样的艺术效果,如突出景观重点、增强空间层次感、创造视觉焦点等。同时,体量对比也需要与其他设计手法相结合,如渗透、层次、虚实对比等,以共同塑造出丰富多变的园林景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