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植物营造空间
封闭空间特点:四周被植物围合,形成私密性较强的空间。
适用场景:可用于密林散步区域或小型空间节点。
营造方式:上部采用大型乔木,下层配置小乔木和灌木,以增强空间的幽闭感。
半开敞空间
特点:具有明确的方向性,通常作为开放空间的延伸或过渡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滨水景观或集会性场所。
营造方式:仅用低矮灌木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,保持四周的开敞性和外向性。
开敞空间
特点: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植物,视线通透,视野开阔。
适用场景:开敞式绿地、广场或入口区。
营造方式:选择低矮的植物或地被,以不阻挡视线为原则。
二、植物引导空间序列
串连式空间序列特点:以轴线贯穿植物空间,空间序列沿着轴线依次展开。
营造方式:通过规则式种植(如对植、列植)来强化轴线感,引导游客沿着轴线前进。同时,可以在轴线的不同节点上配置不同的植物景观,形成虚实、明暗、开敞与封闭的对比,增强空间序列的节奏感和变化感。
自由式空间序列
特点:空间序列不严格遵循轴线,而是更加灵活多变。
营造方式:利用自然式种植(如孤植、散植、组团等)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形态。通过植物的形态、色彩、质地等特征来引导游客的视线和行动路线,形成富有自然情趣和变化的空间序列。
三、植物配置手法与空间营造
列植:成行成带栽植树木,形成整齐划一的空间感。常用于行道树或场地边界。孤植:突出表现单株树木的个体美,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或焦点。孤植树的选择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优美的树形。
对植:对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,形成呼应的种植形式。多用于大门、建筑入口等对称空间。
组团:由不同种类、高度、颜色的植物经过合理搭配,形成具有层次、色彩和视线凝聚作用的空间。组团配置应注意植物之间的层次高低、过渡自然以及群体美和个体美的结合。
片植:多株同种苗木呈现一片林子的栽植手法,用于形成大面积的绿色背景或屏障。
四、注意事项
植物选择:应根据场地的气候、土壤条件以及设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。空间尺度:植物配置应考虑空间的尺度感,避免过于拥挤或空旷。
视线引导:通过植物的配置来引导游客的视线和行动路线,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。
季节变化: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,使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。